村网通总站 秀溪村 xiuxicun.nync.com 欢迎您!
《题赞秀溪村文光楼》
詹柏山
文化传家祖训馨,
光前裕后敬宗心。
楼高远眺和溪秀,
坚固巍峨启后人。
走进新桥镇秀溪村,让我惊讶的是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巨型的方形大土楼。这座有着160多年历史的土楼,名曰“文光楼”,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座土楼,仅在开基祖李氏迁居于此后的第二、三代人完成,完成财富积累仅九十年时间,时间之短,创富之快,财富之巨,营造规模之大,四周古民居之多,在闽西与闽南交界处的众多小山村中,蔚为壮观,颇引人注目。
明清时期,秀溪村是漳平县和睦里通往永安、宁洋县必经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水陆两路交通繁忙,四方物质交流频繁。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李家在这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秀溪村李氏家族发家史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祖籍漳平永福里李庄、时已定居和平和春的李景炎(1715-1770,寿56岁)携妻子叶金姑(1721-1789),带着瑞玉、瑞凤两个儿子,由和春外迁至漳平县和睦里西埔社和溪村(今新桥镇秀溪村),肇建李氏在秀溪村的第一座房子“长兴堂”,现为当地李氏大宗祠。此地乃风水宝地也,前朝冠誉闽南一带的著名风水大师谢顾山曾多次游历漳平的山山水水,在和睦里暗识一处致富吉地,指出“乌鸦落洋在秀溪,上洋盂仑脚即是”。
果不其然,李景炎肇基此地后,儿孙辈大发,两个儿子李瑞玉、李瑞凤均为岁进士(即岁贡生),知书达理且富甲一方。
长子李瑞玉(1753-1809)买田出租,年收租谷一万多斤,建起颇具规模的福满堂、聚星堂,又建言自家两个儿子筹资兴建大土楼。在他卒后第45年,两个儿子李秀春(1802-1874,岁贡,寿73岁)、李遇春(1804-1886,国学生,寿83岁),不负父亲殷切期望,于咸丰三年癸丑(1853),终于将“文光楼”土堡殿建成,得以告慰亡父故母及先祖。
李景炎次子、岁贡李瑞凤(1756-1823),辛勤耕作,勤俭持家,买田置产,善于理财,年收租谷二千多斤,建起长春堂。
李氏发家后,他们除了购置田产,精心理财外,十分注重耕读传家。他们建起堂皇的新厝,精心布置居家文化元素,门联彩绘,窗花浮雕,堂匾柱础,古色古香,颇具特色,文化氛围浓烈。他们还重金聘请塾师启蒙教育孩子,敦学崇儒,攻读举业,家无白丁,整个家族有4名岁进士、1名邑庠生(即秀才),其余均是太学生、国学生,很快成了当地的书香之家,颇受邻里四周的敬重。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七月初七至初八,漳平九龙江暴发特大洪水,城区福满、下水洋一带尽成泽国,城内街道可行船,城墙被洪水冲毁,这就是史称漳平“壬寅年大水灾”。四年后的1846年,漳平县太爷劝捐重修古城墙,李瑞凤第五子、秀才李茂春发动李景炎裔孙踊跃捐款,共奉献300两银元助建。咸丰五年(1855),时任漳平知县行文给赏,赠肇基祖李炘(即李景炎)候选分县职,有牌匾“北阙声扬”为证,知县还向李家族人提议将分县李景炎,更名为李景宗,以表对先祖的崇敬和感念。据此,大宗祠长兴堂神龛正中肇基祖神主牌题名“肇基显考讳炘,字景宗公,李府君之神主”。
2.文光楼的营造历史和盖房习俗
明清时期,秀溪村扼守漳平县通往永安、宁洋县的重要隘口。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英国侵略者入侵我国沿海,国家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广大乡村的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一些流民上山为匪,贼匪蜂起,危害黎庶,生民涂炭,山区老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情势下,安境保民,保护族人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要。缘于此,秀溪村的大户人家李秀春、李遇春兄弟俩开始实施大土堡的营建工程。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里方形大土楼,了解一下它的营造历史和盖房习俗吧。
建造一座土楼,最早期的工作通常就是准备木料。闽西南乡村林海茫茫,获取上好的杉木是很简单的事情,杉木从山上运回来之后,一般要放置三次伏暑才会干透。如果尚未干透,就会开裂变形,是断然不可使用的。竹钉也要开始准备了,整座土楼除了门环门锁和包门的铁皮,不再使用任何金属材料,竹钉是固定门窗、楼板的小物件,在冬天用坚硬的老竹头制成,放在铁鼎里炒,炒至老干发黄,不仅异常坚硬,而且几乎是不朽的。
旧时民间盖房十分重视风水,他们请来勘舆师定正厅、大门及出水口方向,择一良辰吉时动工。聘一高明风水先生,选定楼址之后,主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夯墙的土了。
夯土筑墙劳动强度不大,但需要一定的劳力,铲土、运土、吊土、倒土、锤土。第一版墙顺着一个方向开始筑起,筑完一圈,等到晒干后,就换个方向。即从正反方向轮流进行。即使是夯得结实的土墙,它的墙面也会有隙孔。所以必须在风干之前进行修补,风干之后就来不及了。用嫩的泥抹墙,把板层缝一一抹平,还要用拍板拍实,不断地巩固成果,墙面就会变得平整,光洁。由此,从一筐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土的魂灵在揉和、发酵中不断飞跃。
高大、坚固的土楼就来自闽西南乡村最常见、最不起眼的土: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耕地下层尚未翻犁的新土)。
就是这样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土和它的伙伴们,竹木、砂石、石灰、青砖瓦、土纸桨,一起筑起了一座让人惊叹的方形大土楼。
用量最大的红壤土,在闽西南乡村随处可见,瓦砾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这三种土是决不能单独使用的,必须经过配制、复合、发酵。这是一道不容疏忽的工序,它事关一座土楼的百年大计。为自己建造家园的李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绝不敢掉以轻心,要的是千秋永固让子孙传承下去,他们每个人都是最称职、最认真的质量监督员。
发酵成熟的土,在夯成墙之后才不会有大的开裂和倾斜。这一配制过程,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人和不同的泥匠师傅,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到底,只要有利于墙夯得坚固,有利于夯成的墙不缩水不开裂,有利于防震抗震,就行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土楼的土也是这样,所以夯土墙分为三合土和普通夯土。
所谓三合,即是土(当然是发酵成熟的土)、砂、石灰的“桃园三结义”。三合土又分为湿夯、干夯、特殊配方湿夯三种。
湿夯三合土以砂为领导力量,石灰为第二梯队,土为第三梯队。干夯三合土则以土为核心,砂和石灰团结在周围。
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就是广为人知的加入红糖、蛋清、糯米的三合土。中国人有想当然的习惯,以为这三样东西是直接加入的,岂知红糖、蛋清容易招引蚁虫,为土墙安全之大患,是绝对不能直接加入的。这一配制过程,李家人同样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将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和匀,然后加入大量热水,使糯米粉汤变得非常稀,再放进红糖,然后在温度冷却之后再打入蛋清,最后将这特殊制造的粘合剂倒进三合土之中,用锄头翻动,使之彻底和匀。这种三合土特别是特殊配方的三合土,价值不菲,所以李家人常说一句话: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李家人在170年前配制而成的这种粘合剂,其凝聚力远胜于水泥,这座土楼历经风雨、战火和地震,至今固若金汤,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形象。
请来师傅,土楼就可以动工兴建了。
主人一般只要请木匠师傅、泥匠师傅各一人,他们就会带来助手和徒弟。木匠师傅大多是一个徒弟,最多两个,泥匠班子则要大一些,但也就七八个人。这样精简的组合要建造一座庞大的土楼,从“制度”层面上杜绝了人浮于事,保证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
泥匠班子通常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工,运土、吊土、上料等等,这些下手活一般由本家族的人来干,别一家族的人常常也会来帮忙,这是不用付酬金的,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一工还一工,这是当地人历久形成的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
对于一个土楼泥匠师傅来说,他的全套工具形制简单,却有着神奇般的魔力。
一副墙槌版(墙模)、两根夯杵、若干圆木横担、一把大拍板、若干小拍板、一盘绳线、一把木尺、一把三角尺、一把水准尺,还有铁锤、锒头、铁铲、丁字镐各一把,泥刀、泥锄、木铲若干。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具,土里土气的工具,在师徒工匠手里像是有了魔法,如神仙的魔杖一样“变”出了这座土楼。
木匠师傅必须在泥匠师傅之前进驻现场,做好泥匠师傅夯墙时安装的木构件。对于一座土楼,主人和两路师傅只有一个大致上的构思和设想,不像现代建筑一样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面,而存在于心里,可谓“胸有成楼”。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主人家和师傅徒弟三者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对李家主人来说,他们在聘请师傅之前,往往会留心两路师傅是否脾气相投,能否合得来,而泥木师傅也总是喜欢寻找合拍的对子。由此可见,恢弘巨构文光楼可谓是双方精诚合作的成功典范。
一座土楼的动工奠基,这里有一套完整的仪式:烧香化纸、杀鸡祭拜天地、安符出煞、洁净地面。
这种古老的仪式比现代建筑的奠基典礼似乎更富有人文气息。土楼的开工仪式,充满着对祖先的追思、对自然的敬畏。
土楼地基的基坑,李家人称为大脚坑。地面以下的石砌基础叫大脚,地面以上的墙脚、腰壁叫小脚。大脚坑的宽度比小脚的宽度大一倍,深度则根据楼高与地质来确定。大脚以大石头干砌,缝隙用小石块填紧,其四个边角必须用整块的巨石,以确保屋角地基的稳定,边缘还要填土夯实。小脚一般采用表面较为平坦的石块,以三合土湿砌,通常高度是50厘米,但也有更高甚至高至门楣以上,这主要是出于防备山洪的需要。
小脚砌成,师傅可以放松几天,等三合土墙面干固之后,再开始夯筑土墙,俗话叫作行墙。这是建造土楼最主要的工序,所以行墙前夜,主人要请泥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小工、亲戚吃喝一顿,大块肉大碗酒,开怀吃喝,毫不吝啬。第二天,鞭炮震天动地地响起来,烟雾缭绕,散发着浓烈的气息。墙槌版贴着红纸,靠在小脚上,像是准备出征的满面红光的将士。村里人们都知道,这是土楼开始行墙了。
“一”是事物的起始,中国人特别注重第一次。土楼行墙也不例外,第一版墙一定要用最好的土,以最重视的态度夯得最坚固。如果没有风水上的说法,第一版墙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开始都是可以的。行墙一周之后,就要换一个方向了,即从正反方向轮流进行。
土楼底墙厚达2.1米,高处墙厚1.4米。也许有人会说,这厚得有些过分了。其实,就夯土技术来说,这谈不上厚,反而显得太薄了。宋朝《营造法式》提到的标准是:“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厚加二十尺。”“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夯3米高的土墙,墙的厚度就要1米,你想想这工程量有多大,而且要占用多少空间?三层土楼的高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四、五层的则高达10多米。秀溪土楼超越了《营造法式》的标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地技师夯土技术得自真传,炉火纯青,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令人望尘莫及。
即使是夯得最结实的土墙,它的墙面也不免会有隙孔,所以必须在风干之前进行修补,风干之后就来不及了。先用长板拍打墙面,这得是认真的“严打”,不能走过场的;接着用嫩泥抹墙,把版层缝一一抹平,用小板拍实;最后再用长板拍打一遍,以巩固“严打”成果。如此这般,墙面也就发生了巨变,平整而光洁。
夯墙夯到第二层顶部时,就要上大梁了。土楼上大梁时,由泥水、木匠师傅各撑一头,用新背巾将正梁吊上墙顶;告成时,主人当场要给上梁师傅一个红包。正梁挂灯笼一对,梁中贴红纸书写的“万代兴隆”4个大字,两端各悬装有各色种子的红布袋一只。
这天,主人再请师傅和小工吃喝一顿,这叫做“食上梁酒”。杀鸡宰鸭打糍粑,十分丰盛,这一方面是庆祝工程进展顺利,一方面也有给工匠补充营养和体力的美意,毕竟棚枕以上的施工,越来越辛苦了,楼墙在增高,工匠是关键,土楼主人明白这个道理。
楼墙高高耸起,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泥匠师傅可以歇一口气了,木匠师傅要开始盖顶了——在屋架椽木上铺钉杉板。这种宽10厘米、厚3厘米、长2米多的杉板俗称角子板,三片对接或者五片对接成一瓦路,然后盖上瓦片。
盖瓦之后,也就意味着屋面的工序已经完成,俗话称之为“出水”,主人自然高兴,还要设宴款待师傅小工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
“出水”之后,余下的工程千头万绪,还有许多活要干。木匠师傅要装楼梯、铺楼板、做楼栏与隔扇、装天屏、女门面、钉天花板,以及室内木质装饰等等,泥匠师傅要挖门窗洞、砌水沟、铺天井、铺廊道、铺禾坪、砌池塘、垒灶,以及粉刷墙内外等等。干这些活需要的时间比夯墙的更多;对于内部装饰精美的土楼,要花费十多年时间。土楼主人和工匠没有抢时间赶工期、向某一节日“献礼”的习惯,即使对待一个简单的工序,他们也是一丝不苟,力争做得最好。
咸丰元年(1851)暑天某日上午,主人堂兄李占春被土匪用乱石打伤致死,这一事件的发生,大大加快了土堡殿的建设进度。
咸丰三年(1853)秀溪文光楼竣工落成。该工程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动工,历时十年时间告竣,为和睦里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建筑奇葩。
3.文光楼的规模与功能
文光楼坐南朝北(坐丁向癸),四方形,底座为石构,墙为土夯,楼高四层。北面墙正中开一大石门,石砌拱门,宽?米,高?米。进门后右转可登木台阶而上二楼。据测量:整座土堡殿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面阔35米,进深30.6米,高11.5米,外墙厚2.1米,上层墙厚1.4米,大门墙体厚2.1米,成梯状直上,走廊长各32米,平面内通,四通八达。整座土楼分上下层各14大间,前后各两厅,加隔层28间,房间总数共56间。
文光楼东北隅与西南隅外各筑有一座圆形瞭望楼,俗称“枪楼”。土楼第二层四周走廊相通,四面墙设有枪眼、炮眼,隔一定距离设有瞭望窗,内宽外窄。土堡内置有天井、水井、米碓、谷砻、石臼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文光楼功能齐全,具有聚族而居、防匪防盗、防风抗震、安全防御、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多种功能。焕然一新的文光楼,阐释了土楼建筑精湛的工艺和传统风格,充分展现了秀溪人勃勃生机的生活场景,展示了瑰奇绚丽的建筑文化。
文光楼建成后,“平时则乐,乱时则安”,在当地族人当中起到了防盗防匪、保护妇孺幼童之效果,从而成了当地百姓在遭遇灾难时首选的避难所。